2025年,汉中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聚焦群众高频办事需求,统筹推进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改革,通过数据共享、流程重构、服务升级,办事环节持续精简,办事效率显著提高,群众在办事过程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,获得感不断提升。
聚焦痛点堵点,“两减一增”打好流程再造“组合拳”。坚持问题导向,聚焦群众办事的堵点、痛点,在服务标准、审批机制、系统支撑等方面持续创新突破,以标准化促进规范化,以规范化实现极简化。针对群众反映贷款办理材料多、环节繁、耗时长等问题,市中心以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为引领,重构办事标准、简化审批环节、优化服务链条,通过减材料、减环节、增便利,贷款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九县两区全覆盖,全流程平均办理时间从30天压缩至5天,最快案例实现“当日申请、当日放款”,“商转公”贷款业务实行“即来即办”,无需预约,将“一网办、一门办、一次办”的服务承诺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办事体验,让办事群众切实感受到“好办、易办、办好”的服务质效,让政务服务既有速度,又有温度。
创新服务举措,四维协同破解“老难题”。一是一网通办,让数据“多跑路”。充分发挥政务服务平台的核心支撑作用,利用政务大数据平台线上自动核验房产、税务票据等信息,线上办理“公积金缴存”,18项高频业务“跨省通办”“全程网办”,告别“多地跑”,实现“办事成本最小化”。二是一窗联办,让群众“少跑腿”。推进综合受理改革,打破部门壁垒,联合银行、不动产登记中心设立“公积金贷款综合窗口”,实现贷款受理、抵押登记、放款“一站办结”,有效破解了办理业务“多头跑、反复排”的难题,同时还在9县2区设立便民服务网点11处,真正让群众在家门口办事成为现实。三是流程再造,让审批“再提速”。创新推出“并联审批”模式,按照“前台综合受理、后台分类审批、全程跟踪督办”的服务闭环,将公积金中心审核与银行抵押登记先后进行的串行流程,变为同步开展,审批时限由30天缩短至5个工作日。四是服务前置,让体验“更暖心”。推行预审服务,办事群众通过APP提交电子材料,工作人员提前进行预审并反馈、解决存在的问题,确保一次办成;实行上门面签,针对特殊困难群众,安排工作人员上门办理,为特殊群体给予特别关照;启用“住房公积金数智人”,开启智慧服务模式,通过人机交互实现边聊边办、刷脸即办,累计办理业务261笔,解答查询1000余次,使住房公积金服务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服务,大幅度提升了办事效率和群众体验感。
总结实践经验,筑牢服务优化“压舱石”。及时总结梳理工作中的典型经验和亮点做法,并不断在具体实践中优化完善、凝练升华,着力把好经验好举措固化常态化,形成可复制、可推广的特色经验和亮点品牌。在工作中构建“发掘-提炼-嵌入-推广”的全链条经验管理机制,每周对各管理部本周工作进行认真分析和总结,及时发现和捕捉散落在日常工作中的“珍珠”,确保有价值的经验不被埋没,同时每周例会对各县区管理部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研讨,对原始经验进行去粗取精、由表及里的加工,对那些适用性强、成效显著、反馈优异的成熟经验,进行系统化包装和品牌化塑造,形成逻辑清晰、要点突出、可学可用的方法论框架或操作指南,再下发到各管理部进行推广和执行,通过“实践-总结-再实践”的循环,不断剔除冗余、补齐短板、强化效能,使经验做法更具普适性和韧性。
2025年至今,汉中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已覆盖“个人身后一件事”“购房贷款一件事”等主题事项,目前仅贷款业务就办理了469笔,累计发放住房贷款1.67亿元,真正实现了“民有所呼、政有所应”,向广大群众交出了一份满意的“特色答卷”。
![]() |
办公地址:汉中市汉台区兴汉路31号 联系电话:0916-12329 网站标识码:6107000048 陕ICP备19017727号 ![]() |